资讯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新品种草花引进风险(花卉种植风险)

时间:2023-12-05 10:36:48
优良新品种引进

引进优良品种是一项投资少、时间短、效益高、见效快的“短、高、快”技术。优良新品种引进主要是解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优质高产品种的需求,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资源利用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优良新品种,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利用。形成示范区的优势品种,更好地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在引进新品种时,着重考虑示范区及同类型区域的气候、水土、生产条件,明确引进品种的适应性、生长习性与抗性、产品质量、产量优势以及市场前景。

对于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气候条件是否适宜是关键,水土资源条件是基础;对于畜禽良种的引进,气候、水土、饲养物源条件也十分重要,同时要明确引种的目的,是纯种扩繁,还是改良当地品种。本示范项目,根据桂中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的气候、水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生产物质基础条件,开展了优良作物、果蔬新品种和畜禽良种的引进示范。主要引进品种及技术要点如下。

(一)优质常规作物品种

1.花生良种

桂花22是用贺粤一号作母本、野生种A.correntina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在广西多年多点试种荚果平均产量达247.85kg/亩。该品种主茎高50 cm,株型紧凑,分枝8条,结果枝5~6条,单株结果16~18个,果数682个/kg,百果重156 g,百仁重67.3 g,出仁率73%,含油率55.25%,单株结果16.5个,抗倒性强、中抗青枯病和锈病,生育期115~120 d。桂花22作为油用型花生品种,适合在广西各地中等以上肥力的水旱轮作地种植。

桂花26是以本地品种作母本,粤油223作父本,经多代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花生新品种,经试种,荚果平均产量达267.5kg/亩。该品种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主茎高45 cm,分枝长50 cm,总分枝7条,结果枝5条,单株结果16~20个,饱果率81%,双仁果率83.2%,百果重185 g,百仁重73 g,果数606 个/kg,出仁率70%,主要特点是单株结果多,荚果偏大,果型美观,出仁率高,抗倒性好,生育期120 d。桂花26适合各地水旱轮作地种植。

2.玉米优质品种

除了宣传鼓励示范区群众使用耐旱、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如正大619、迪卡007等种子市场推广品种外,重点引进了本区科研成果南校15号优良新品种。该良种是以6047做母本,9229做父本杂交组合而成。属紧凑型品种,穗位上叶片较宽而上冲,茎秆粗壮,叶片数17~19片,株高235 cm左右,穗位89 cm左右,果穗长圆筒形,穗长18~22 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出籽率83.0%,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280~300 g。

南校15号属中熟品种,桂东南早造生育期113 d,晚造93 d。抗多种玉米病害;接种鉴定,大斑病 0~1.0 级,小斑病 0~0.5 级,黑粉病 2.9%,青枯病 0.8%,纹枯病22.8%。较易感纹枯病。该品种籽粒均匀饱满,色泽美观,商品性好,品质优良,广西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分析测试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 11.05%,赖氨酸 0.29%,粗脂肪5.48%,淀粉69.4%。

1999年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在35个参试种中,早造7个试点平均公顷产量7 623kg列第二位;2000年参加广西玉米良种第十五周期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6 685.5kg,居参试种第三位,7个试点有5个点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71.4 %。

据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试验研究表明,南校15号为半紧凑大穗型品种,单株叶面积较大。高肥地块密度不宜超过4 000株/亩,中肥地块不宜超过3 500株/亩。南校15号较喜肥水,应给予中上等肥水投入。每亩施农家肥1 500~2 000kg、复合肥50kg作基肥,追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一般每亩施氮素15~18kg,磷素(P2O5)5~6kg,钾素(K2O)15~18kg。南校15 号轻感纹枯病,注意防治病虫和降低田间湿度。另外,在氮肥过多,养分不协调时,会出现怪苞现象,应增施钾肥和及时摘除怪苞。本项目在小平阳示范区引进种植南校15 号60亩,结果显示与试验区原来种植的品种相比较,南校15号玉米新品种抗旱性能较佳,具有茎秆粗壮、矮化、结穗多、穗大、产量高等优势,平均产量比老品种高30%~50%,该品种适合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

(二)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品种

1.具有气候带优势的优质水果

广西区是全国水果生产主省区,主产亚热带、热带水果。果树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新兴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广西水果业已逐步实现规模化,基地化布局。龙眼、荔枝、菠萝、香蕉、芒果、柑橘、柿子、桃、李、板栗、沙田柚,分布广西东西南北,但桂中水果生产还十分薄弱。上述水果面积大总产量高,加入WTO后还受国外的冲击,已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过渡,已不宜开辟新的产业基地,加入世贸后,纵观国内外水果市场,不受国外同类水果冲击的品种有:黄皮、橄榄、枇杷、石榴等;能够发挥产地环境优势的引进新品种有火龙果、蜜瓜等。从本项目目的及国内外水果生产现状考虑,枇杷为早熟淡季水果,市场优势明显,但区外的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多年前便已形成产业化生产,跟随其后在桂中发展难以抢夺国内外市场,以适度发展种植为宜(桂南发展好些)。橄榄种后始果期长,结果前期产量低,且市场消费量有限,只宜作生态、经济兼用林。我国水果生产世界*一,出口只占2%,加工只占总产的10%,医生及*部门指出,加入世贸后我国水果生产的主攻方面一是扩大出口,二是大力发展加工型品种(广西区水果发展战略也倡导要大力发展加工型品种)。据上所述,本示范项目引进的优质水果有如下品种。

(1)大果无核黄皮

其技术经济优势在于,①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优良果树品种,是岭南佳果之一,具大众型消费口味,鲜食加工俱佳的营养型保健型淡季水果,而无核黄皮是新选育的优良品种,果实大,果肉含量高,风味品质好,鲜食加工俱佳,是十分理想的外销品种;②无核黄皮适宜种植区域仅限桂中以南,目前尚未形成规模种植,远远满足不了鲜果市场的需求,其酸甜可口,消食保健,消费市场很大,加之能加工成高档果酱、果汁、饮料,是*倡导发展的出口型,加工型品种;③无核黄皮易管病虫少,果农容易接受和掌握栽培技术及利于生产无公害果品,且有生长快、投产早、产量高、连年丰产的优点,易于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变品种优势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其发展潜力很大;④无核黄皮属芸香科,是由黄皮发生芽变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果大、味甜、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无核黄皮忌湿,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示范区气候十分适宜无核黄皮生长,是无核黄皮很适宜种植区,土地资源丰富。

无核黄皮很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0℃以上,一月平均温度8℃以上,≥10℃年积温在6 000℃以上,无霜期在300 d以上,霜日在6 d以下的地区栽培。示范区黎塘镇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 584 mm,年平均气温20.9℃,年均日照时数1 600.5 h,无霜期332 d,霜日1.5 d。地形地貌为岩溶孤峰平原和岩溶丘陵地带,旱地面积广,以红壤土为多,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土地资源相当丰富,宜农宜牧的坡地,荒山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具有适宜发展的气候、水土资源条件。

引进的无核黄皮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投产早(种后3年投产),病虫害少,管理容易,效益高,经济寿命长,丰产稳产等特点,且果实大(很大可达30 g/颗),果肉含量高(90%),风味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20%,总糖含量17.6%,有机酸含量0.9%),成熟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夏秋水果淡季。

(2)大果枇杷

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大果枇杷是近年选育推广的优质品种。它果肉柔软多汁,风味甘甜,品质细腻,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常食枇杷可止咳、润肺、利尿、健胃、清热,对肝脏疾病也有疗效,是重要的营养果品和保健果品。果实成熟时,正值初夏其他水果不能上市的关键时期,因此深受人们喜爱。除鲜食外,枇杷还可加工成罐头等,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

大果枇杷属蔷薇科植物,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除中国外,在美国、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亦有少量栽培。枇杷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800~2 200mm的地区均能正常结果。虽然枇杷性喜温暖,但在南方常绿果树中它的抗寒力很强。年平均气温在12℃以上的地区枇杷能正常生长,年平均气温15℃以上的地区进行经济栽培效果良好。枇杷的花能抗-4℃的低温,幼苗能抗-7℃的低温,成年树能抗-18℃的低温。

大果枇杷栽培、管理简单,山地、平原均可栽种,不论砂质或粘壤土,枇杷均能正常生长结果。对土壤的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4.5~8.5 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结果。枇杷病虫害少,用药量及用药次数比柑橘等果树少得多,特别适合一般农户种植。枇杷具有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即可试花挂果,很高株产能达5kg;第三年株产可达9kg;五年后进入丰产期,株产50kg,高者株产可达100~200kg,甚至更多。

枇杷树姿优美,四季常绿,分枝规律性强,即使不进行整形修剪也能形成较规范的树形,因此,同时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

(3)火龙果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具肉质茎,自然状态下匍匐于地面生长,支撑力差,根系分布较浅,耐旱力强,生产周期长,投产快、产量稳定。

火龙果是一种成活率极高、恢复期短、生长迅速和结果期早的果树,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多。火龙果耐旱忌涝,成活率几乎达到100%,在定植15 天后即开始萌发新芽,每年抽芽5次以上,并且在定植当年即有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即进入盛产期,产量可达到1 500kg/亩以上。

在岩溶地区,充足的水肥供应是火龙果速生、丰产和优质的重要前提。火龙果的施肥分基肥和追肥,每年施基肥两次,即生长季前(3月)和采完果后(9月)各一次,每次20~25kg/坑。“早、薄、勤”是火龙果追肥的基本原则。“早”是指在其成活萌芽后不久即开始施肥;“薄”是指以麸水、沼气水等水肥为主,浓度要低;“勤”是指间隔期要短,次数要多,每隔10~15天一次,在其开花前至采完果后还要适当缩短间隔期。

每年7月初为火龙果的初花期,然后陆续开花和结果至9 月中旬,因而开花数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但在自然状态下座果率较低和果实较小,因而需要疏花疏果和人工授粉。疏花是在其开花初期摘去生长弱小的花芽或花蕾,每一生长枝(节)只保留1 个花蕾;而在开花后,用毛笔蘸花粉后再轻触柱头即可。

2002年在黎塘示范区的补塘村委新埠村示范种植200亩,增加该村经济果林种植面积,为进一步提高示范区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生产收入的途径。如示范户叶方标一家6口,4个劳动力,有耕地面积8.2亩,其中水田面积4亩,旱地面积4.2亩。过去农业产业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农业经济水平比较低,2000年家庭人均收入只有1 420 元。2002年,在示范区项目实施小组的组织下,他种植了2.2亩火龙果。2003年,在县科技局、黎塘镇人民政府和镇农业服务中心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加强了技术技能培训,使他坚信了走科技兴农致富道路的信念,年均亩产上升到522.5kg,同时上半年套种花生、下半年套种黄豆,年平均亩产值达2 300元,比过去种植玉米亩增1 520元,初尝甜头的他,对示范项目进一步有了认识。2004年自己专职管理并试套种辣椒1亩,在得到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定期指导下,2004年,经测产验收,火龙果平均亩产达1 520kg,花生平均亩产162kg,辣优4号辣椒平均亩产850kg,年亩产值达6 300元,进一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2005年,火龙果进入了盛产期,他又利用1亩火龙果园试套种生姜。2005年10月,经测产验收,火龙果平均亩产达2 052kg,花生平均亩产170kg,预计生姜平均亩产达500kg,年亩产值达10 000元,单这一项,家庭人均收入就达3 300元,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经济效益。在他的影响下,带动原来管理不善的种植户,并有部分种植户扩大了种植面积,决心在2006年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

广西区是我国南方蔬菜主产区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产业。据统计2002年蔬菜播种面积96.4×104hm2,总产量2 660.75×104t。平均每亩产量达1.69 t,生产成本普遍低于国内外其他主产区,优质的蔬菜产品国内价格仅相当于发达*的1/8~1/5。近几年来,广西蔬菜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0年蔬菜出口38 513 t,创汇1 580万美元。2002年仅向东盟国出口的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等为2 573.39万美元,出口的主要品种有大蒜、洋葱、生姜、芋头、马铃薯、莲藕、番茄、水煮笋、速冻蔬菜、香菇、蘑菇、木耳、辣椒干等。广西光温水土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大温室”。广西气候适宜蔬菜生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和收获,冬季一般不需特别的防寒保温措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基于这一优势,广西蔬菜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猛,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61×104hm2,猛增至2002年的103.3×104hm2,农业产值达190.3亿元。各级政府积极发展名特优蔬菜生产,激发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目前,蔬菜种植规模已占广西全年农作物总面积的15.8%,仅次于稻谷,在农作物中排第二位。

广西蔬菜品种丰富,常年栽培的蔬菜品种至少在250个以上,其中当地名特优和引进的优良品种超过100个。今后蔬菜产业效益的高低将主要取决于花色品种、商品质量和时间差上的竞争力。而适合广西气候的抗病优质品种、加工专用品种少,新品种的选育、引进两高一优蔬菜作物品种,结合反季节栽培、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等配套技术开发,可为我区外向型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示范项目根据当地气候、水土资源和产地技术经济条件,主要开展如下优质新品种的引进。

(1)双季莲藕

莲藕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生蔬菜,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示范区种植莲藕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莲藕已成为示范区的主要蔬菜品种。特别是低洼水田,种植水稻产量低、效益差,把这部分稻田用来发展莲藕生产,产生的效益比种水稻高4~5倍,对提高农民收入有明显效果。

莲藕属多年水生草本植物,适宜在水塘、湖泊、低洼田栽植,要求温暖湿润的环境,主要在炎热多雨的季节生长。在广西桂中地区,春藕种植适期为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秋藕在7月下旬至立秋前10天种植很适宜。双季莲藕栽培选择引进了抗逆性强、早熟、高产的品种,如春藕采用嘉鱼藕、鄂莲1号和3号等;秋藕采用嘉鱼藕。

(2)白萝卜

萝卜属耐寒蔬菜,喜温和、冷凉气候环境,生长期因品种而异,一般45~90 d。常规品种,种子开始发芽温度为2~3℃,以20~25℃很为适宜。幼苗期生长适温6~18℃,此期可忍耐24℃的高温和2~4℃的低温。如长期处于24℃以上高温和干燥条件下,会妨碍肉质根生长,引起开裂,易发生病害。萝卜叶面积大,蒸发量大,侧根少,抗旱力差,要求较多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一般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80%~90%为宜。过于干旱引起开裂,辣味浓,须根多。萝卜喜中性至微酸性土壤,pH值5.5~7.0为宜,要求土层深厚,松散肥沃的土壤,对肥料的要求很低为(N,8 g;P,3.5 g;K,12 g;CaO,3 g)/m2。萝卜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在弱光或经常阴暗的天气里也能生长良好。短日照条件下能够延长生长日期,产量有所提高。在10~12 h光照条件下不能开花结实。

在示范区,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引进了耐旱、耐高温的新品种,如韩国“*春雪莲”萝卜新品种,该品种株高50 cm,肉质根长23.6 cm,横径6.5 cm,长圆锥形,春季种植生育期75 d左右。抗寒性强,又耐高温,抗抽薹,品质好,商品价值高。春季2~3月播种,利用4~5月萝卜淡季上市,亩产2 500~3 000kg;“白玉夏”萝卜,该品种抗病性强、耐热性好、生长期50~55 d,纤维含量少,肉质脆,口感好,商品性高,单根重1.0~1.5kg,每亩产量3 000~4 000kg。以及国产耐高温新品种“春雪白萝卜”,适宜温度5~30℃,超茎种播,亩栽4 000~5 000株,南方可四季种植;“夏长白萝卜”喜温暖,抗病性能好,抗热性能优越。生长速度快,产量较高。叶片直立,色绿,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5 cm左右,横径6 cm左右,入土部分占二分之一左右,皮肉白色,光泽好,品质风味很好,纤维素少,不糠心,单根重0.5~1.0kg,播后45~50 d即可上市,亩产2 000kg左右。

(3)夏阳白菜

夏阳白是国内外选育出抗热速生型的大白菜品种。夏阳白因具有抗热耐湿,抗病耐贮运,品质优等特点而为示范区及周边地区的广大种植农户所喜爱。新品种的引进主要选择有抗热、抗病、耐贮运、品质优的品种,示范区在春夏季节引进推广的主要生育期短、较耐高温的“黄清河”系列品种,秋冬种植大白菜引用“夏阳白303”、秦白3号、山东8号等品种。

(4)法国青刀豆

法国青刀豆为矮生型豆科作物,适宜生长温度18~28℃。一般情况下,株高45~50 cm;适宜本区早春、晚秋种植,播种后6~7 d出苗,35 d左右开花,45 d左右即可采摘鲜豆,采摘期约35 d,全生育期80~90 d。该豆一年可种植两季,一季亩产900~1 000kg。根据示范区气候温度较高的特点,应选择较耐热、抗病力强、适应性广、且结荚率高、结荚相对集中的较矮生品系品种,很高亩产可达900kg以上。

(三)适应农业发展的畜禽良种引进

广西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生产水平较低,粮食自给率较低。当前,广西粮食供需的总体状况是全区粮食生产总量低于消费总量,粮食供给总量明显不足。其中,稻谷基本上能够保障有效供给,但品种结构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调进调出调剂余缺;而玉米的供给缺口较大,每年需从外地调入100多万吨才能满足需求。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调队资料显示,200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 205万亩,比2002年减少130.4万亩,减2.4%。粮食总产量1 465×104t,比2002年减产22×104t,减1.5%。人均粮食产量为303.3kg,比历年很高水平的1999年下降了30.9kg,下降约9%。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产和生活用粮约312kg,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约95kg;按2003年全区农村和城镇人口统计量推算,全区农村和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用粮约1 210×104t,加上非农户养殖畜禽及饲料企业制造饲料用粮、副食转移及其他工业用粮,2003年广西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约为1 540×104t,人均粮食消费需求317kg,超过人均粮食产量13.3kg。

广西人均占有粮食比全国低70~80kg,人均耕地低于全国人均1.1亩的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抵抗粮食风险的能力较弱。在粮食利用上,饲料用粮约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5%,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不断攀升。因此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禽养殖生产,发展青绿饲料和水生饲料,利用农作物秸秆转化成饲料,用淀粉代替面粉、大米等等,在保障广西粮食安全的同时,科学发展畜牧养殖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示范项目在养殖技术开发示范中,兼顾生态、生产、生活均衡发展,为加速岩溶地区畜牧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畜禽品种优良化,发展桂中旱片地区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重点通过引进推广良种肉牛、奶水牛、二元杂瘦肉型种猪,良种鸡、兔、鹅等品种,进行饲养和品种改良,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导入先进的科学种养技术,建立以“种植(青饲料)—养殖(草食动物)—沼气—种植(青饲料)”为模式的良性循环农牧生态链,为桂中岩溶旱片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一个高标准的科技致富样板。如小平阳示范区青岭村的黄月优,2001年在各承担单位的支持下,引进了杜洛克种公猪1头,长白母猪5头,二元杂母猪32头,经过四年的发展,累计已出栏瘦肉型仔猪800多头,肉猪400头,成了当地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良种猪繁养大户,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花种子有哪些传播方式?

种子有多种传播方式,如: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鸟类传播、哺乳动物传播、昆虫传播等。很主要是昆虫传播

自体传播

所谓的自体传播,就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果实或种子本身具有重量,成熟后,果实 或种子会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例如毛柿及大叶山榄;而有些蒴果及角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例如乌心石。自体传播种子的散布距离有限,但部份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风力传播

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絮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具有羽毛状附属物的种子大多为草本植物,例如菊科的黄鹌菜,木本植物则有柳树及木棉等。另外有些细小的种子,它的表面积与重量的相对比例较大,种子因此能够随风飘散,像兰科的种子。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水传播

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蜡质不沾水(如睡莲)、果皮含有气室、比重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此类种子的种皮常具有丰厚的纤维质,可防止种子因浸泡、吸水而腐烂或下沉,海滨植物,如棋盘脚、莲叶桐及榄仁,就具有典型靠水传播的种子。

鸟传播

鸟类传播的种子,大部份都是肉质的果实,例如浆果、核果及隐花果。鸟类啄食樟科植物的种子后将种子吐出。果实被采食后,种子经过消化道后随意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很远的。

蚂蚁传播

蚂蚁在种子传播上,通常扮演二次传播者的角色。有些鸟类摄食、传播种子,但并没有全部消耗掉所有的养份,掉在地上的种子,其表面上还有残存的一些养分可供蚂蚁摄食,这个时候蚂蚁就成了二手传播者。上述现象亦发生在自体传播或哺乳动物传播之种子。

哺乳动物传播

哺乳动物的传播,大部份都是属於一些中、大型的肉质果或乾果。一般而言,哺乳动物的体型比较大,食物的需要量大,故会选择一些大型的果实。譬如说:猕猴喜爱摄食毛柿及芭蕉的果实,也帮助这些植物进行传播。种子成熟时大部分会自动掉落植物的附近,其生长的空间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它们就会利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较远的地方,而传播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利用风力来传播:

有些种子或果子会长毛,风一吹就会飘到较远的地方,例如蒲公英、黑板树、昭和草....等。

2.利用动物来传播:

若走在草丛中,会有许多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粘在衣服或裤子上,或粘在其他动物的身上,或者是动物的食物上例如鬼针草、雀榕、车前草.....等。

3.利用弹力来传播:

若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果实就会裂开,用果皮反卷的弹力将种子弹出,例如非洲凤仙、羊蹄甲、洋紫荆.....等。

扩展资料

我国自产草花种子有100多种,但主要是常规品种,杂交一代、二代品种很少,高质量的草花种子大量依赖进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野生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不足,传统的优良品种未充分利用,珍贵品种外流。

(2)植物资源的驯化、选育工作开展得不够,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力度也远远不够。

(3)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育种繁殖基地。

(4)种子生产的繁育技术低,品种退化严重,品质不高;没有掌握杂种一代种子生产的关键性亲本资源和技术;在采后加工、包装、贮藏技术等方面缺乏自己的品种和市场竞争力。

(5)市场体系不完善:种子生产、经营及进出口管理系统不健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种子

种植草花的方法

草花种植分春播和秋播,草花品种一般适应性都很强,温度稳定在18℃以上即可播种根据当地气候安排。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草花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草花的方法

波斯菊

波斯菊一,5~6月开花,8~9月气候炎热,多阴雨,开花较少。秋凉后又继续开花直到霜降。如在7~8月播种,则10月份就能开花,且株矮而整齐。波斯菊的种子有自播能力,一经栽种,以后就会生出大量自播苗,若稍加保护,便可照常开花。可于4月中旬露地床播,如温度适宜约6~7天小苗即可出。

4月春播, 发芽迅速, 播后7- 10天发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 插后15-18天生根。

幼苗具4-5片真叶时移植,并摘心, 般早春播种也可直播后间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 则生长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过肥,枝叶易徒长,开花减少。 7-8月高温期间开花者不易结子。种子成熟后易脱落, 应于清晨采种。波斯菊为短日照植物, 春播苗往往叶茂花少, 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齐、开花不断。

矢车菊

矢车菊性强健,较耐寒,喜阳光,要求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一般在9月份直播于苗床,华中以南地区可露地越冬,冬季不必防寒,于11月份或来年3月上旬移栽。华北地区秋播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1次,入冬前进阳畦,冬天加盖防寒物,翌年早春定植于露地。定植前应施入基肥。因矢车菊为直根系,不耐移植,移植时必须带上较大的土团。矢车菊茎杆细弱,容易倒伏,因此定植距离不宜过密,要防止生长过密,通风不良而引起倒伏。幼苗期需打顶摘心,促使多分枝并使植株矮化,这样开花多,株形也优美。生长期每20天追施1次液肥,但应注意不宜 多施氮肥,应适当多施些磷、钾肥,使茎杆坚挺,花色鲜艳。同时,浇水要适量,不可过多,雨季一定要注意及时排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羽扇豆

播种繁殖于秋季进行,在21-30℃高温下发芽整齐。羽扇豆生产中多以播种繁殖,春秋播均可,3月春播,但春播后生长期正值夏季,受高温炎热影响,可导致部分品种不开花或开花植株比例低、花穗短,观赏效果差。自然条件下秋播较春播开花早且长势好,9~10月中旬播种,花期翌年4~6月。72孔或128孔穴盘点播、覆盖。育苗土宜疏松均匀、透气保水,专用育苗土或是草炭土、珍珠岩混合使用为好。种子较大,发芽适温25℃左右,保证介质湿润,7~10天种子出土发芽,发芽率高。

满天星

发芽适温:15-20度。播种期:秋-早春 。生长适温:10-25度。开花期:5-7月。育苗:选疏松土壤做床,于9月播种,稍覆细土,约10天发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栽培:翌年春天带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于5月中下旬开花,本种也可于11月份上冻前露地直播或于早春播种。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阴,耐寒,在排水良好、肥沃和疏松的壤土中生长很好。栽培土质以微碱性的石灰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植株高度已有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能促进开花,尤其开花后排水不良或长期淋雨,根部易腐烂。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0-25℃。

牵牛花

牵牛花子发芽温度为20~30℃,一般在四月末五月初播种(南方还可以提前),按品种分行播在细沙土苗床中,湿度适中时大约10天左右萌发。大约再过10天左右,子叶完全张开。待真叶刚刚萌发时,就应移栽入小盆中,过早苗弱,过迟伤根,都不利于以后的发育。小盆上应作好标记,注明品种。

薰衣草

薰衣草种子细小,宜育苗移栽。播种期一般选春季,温暖地区可在每年的3~6月或9~11月进行,寒冷地区宜4~6月播种,在温室冬季也可播种。发芽天数约14~21天。发芽适温:18~24℃。发芽后需适当光照,弱光照易徒长。种子因有较长的休眠期,播种前应浸种12小时,然后用20-50ppm赤霉素浸种2小时再播种。播种前把土地平整细,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均匀播上种子,然后盖上一层细土,厚度为0.2厘米,盖上草或塑料薄膜保墒。保持15~25℃,要求苗床湿润,约10天即出苗。如果不用赤霉素处理则要一个月方能发芽。低于15℃需1~3个月发芽。苗期注意喷水,当苗子过密时可适当间苗,待苗高10厘米左右时可移栽。

花环菊

性喜凉爽气候,适生温度15℃至25℃,不择土壤,田园土、微酸性土、沙壤土均能生长。播种繁殖,可以春播,也能秋播。。花环菊种子较小,播种后一般不覆土,但要在苗盆上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水分流失,并有保温作用。一般来说,播种后7天至10天萌芽,待长出真叶3片至5片后进行移苗,可以盆栽,也可直接在露地栽植,株行距以20厘米×25厘米为宜。生长期每两周需要施用一次追肥,鸡粪干或复合化肥均可,施肥要适量,同时要及时浇水。

翠菊

可以从11月至翌年4月播种,开花时间可以从4月到8月,发芽适温为18~21℃,播后7~21天发芽。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作基肥,化学肥料可作追肥,一般多春播,也可夏播和秋播,播后2一3个月就能开花。可根据需要分批播种控制花期。 矮型种2~3月在温室内播种或3月在阳畦内播种,5一6月即可开花;4~5月露地播种7~8 月开花;7月上申旬播种,可在'十一'开花;8月上中旬播种,幼苗在冷床中越冬,翌年'五一'开 花。中型品种5~6月播种,8~9月开花;8月播种需冷床越冬,翌年5~6月开花。高型品种春夏皆可播种,均于秋季开花,但以初夏播种为宜,早播种开花时株高叶老,下部叶枯黄。

一次移栽后,苗高10厘米时定植。夏季干旱时,须经常灌溉。秋播切花用的翠菊,必须采用半夜光照1-2小时,以促进花茎的生长和开花。应适当疏剪一部分侧枝,每株保留花枝5-7个。 促进的花期调控主要采用控制播种期的方法,3-4月播种,7-8月开花,8-9月播种,年底开花。翠菊出苗后15~20天移栽1次,生长40~45天后定植于盆内,常用10~12厘米盆。

美女樱

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在秋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紫罗兰

种子发芽出土很适温度约16-20℃,一般采用撒播,播种床土要过细筛,育苗基质需松软,透气性好,用喷壶浇透底水,然后播干种子,上面覆细土0.5厘米。如用育苗盘播种。苗盘放在遮荫防雨处,如果床土保水性较差,在覆土后上面盖地膜或玻璃。播干种子约4-6天出苗。出苗后应逐渐撤去遮荫物,使其见光。子苗期要防暴雨。紫罗兰根系再生能力差,有条件的用容器育成苗,并要早移植。每个容入1-2株苗,容器直径8-10厘米。随着天气变冷,温室或拱棚应适当加强保温,以利秧苗的生长。床土经常保持湿润。应将秧苗放在温室南侧,以利获得较强光照和较大温差,可防止徒长。当有8-10片叶时定植,直径26.7厘米的盆栽植2-3株;秧苗能忍耐-5℃低温,忌高温炎热,生长很适气温白天15-18℃,夜间10℃左右。喜光,但也稍耐半阴不耐干旱。喜肥沃疏松床土,幼苗6-8枚真叶时,控制浇水,会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叶片,拔除叶片发黄幼苗,只保留叶色深绿的植株定植。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壤土。

当白天气温20-25℃,夜间不低于5℃的情况下,秋天播种到开花约需120-150天。在北方寒地于8月份播种,其他地区于9月份播种,这样可在春节前后开花。为布置春季花坛,北方寒地应在12月至1月播种,这样可减少育苗天数,

通常情况下紫罗兰在2至5月播种,发芽适温20至26℃,发芽需光,在发芽室中4至9天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18℃左右,育苗期为7至8周,上盆后8至11周开花。生长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强光下应注意遮荫,强光集中照射将使某些品种枯萎。

白晶菊

白晶菊通常在秋季9至10月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15℃至20℃。覆土少许,保持湿润,5至8天发芽。5至7片真叶时可定植,成苗后略施追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喜温暖,较耐寒,喜光,也耐半荫,生长适温15~25度。

白晶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 栽培土质以肥沃富含有机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很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日照不足开花不良。平时培养土要保持湿润,乾旱生育不佳。花谢後立即剪除残花,可促使新芽产生再开花。性喜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15~25度C,梅雨季节注意避免长期潮湿引起腐烂,可延长花期。

温暖地区秋播,华北地区春播为主,种子发芽适温15-20度。5-8天发芽。播后11-12周开花。

马兰花

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oC至30oC。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时不发芽。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普遍很低,冷热变温条件下发芽表现明显优于恒温。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温度条件下25天左右开始萌发,35天左右出苗。播种当年可分成蘖10-15支杈,第二年可成墩,第三年开花。马兰草自然新陈代谢,永不衰老,一次种植,一劳永逸,并可综合利用,持续发展。

大滨菊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高40至100厘米。基生叶倒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无柄、线形。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舌状花白色,有香气;管状花两性,黄色。花期6至7月;瘦果,果熟期8至9月。

性喜阳光,适生温度15至30℃,不择土壤,园田土、沙壤土、微碱或微酸性土均能生长。

耧斗菜

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春秋播种,播种苗2年左右可以开花。定植苗3年~4年需更新一次。耐寒、生长势强健,喜喜富含腐殖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半阴处生长更好。耧斗菜性喜凉爽气候,忌夏季高温曝晒,分株或播种繁殖,播种繁殖于春秋季均可进行。栽种前需施足基肥,北方地区春季较为干旱,每月应浇水4~5次(根据环境察看盆土干湿度适当增减浇水次数),夏季需适当遮荫,或种植在半遮荫处,在生长更旺盛,忌积水,雨后应及时排水。严防倒伏,同时需加强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待苗长到一定高度时,需及时摘心,以控制植株的高度;入冬以后需施足基肥,北方地区还应浇足防冻水,在植株基部培上土,以提高越冬的防冻能力。

播种很好于种子成熟后立即盆播,撒种要稀疏,出苗前需用玻璃覆盖播盆以保持土壤湿润并遮荫。经1个月出苗。实生苗翌年开花。种子繁殖:春季1~4月,秋季6~12月均可用种子播种。

松叶牡丹(太阳花)

松叶牡丹也称半枝莲、太阳花,喜欢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均能适应,能自播繁衍。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期5~11月。

不仅花色丰富、色彩鲜艳,景观效果极其优秀;其生长强健,管理非常粗放;虽是一年生,但自播繁衍能力强,能够达到多年观赏的效果。是非常优秀的景观花种。

种子非常细小,极轻微地覆些细粒蛭石,或仅在播种后略压实,以保证足够的湿润。发芽温度21~24℃,约7~10天出苗,幼苗极其细弱,因此如保持较高的温度,小苗生长很快,便能形成较为粗壮、肉质的枝叶。这时小苗可以直接上盆,采用10厘米左右直径的盆,每盆种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长迅速。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种。当气温20℃以上时种子萌发,播后10天左右发芽。覆土宜薄,不盖土亦能生长。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需施液肥数次。果实成熟即开裂,种子易散落,需及时采收。

风铃草

用播种繁殖。当种子成熟后立即播,次年植株可以开花。如秋凉再播,多数苗株要到第三年春末才开花。

注意越冬预防凉寒,需要低温温室。长江流域需要冷床防护。小苗越夏时,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遮荫,避免强烈日照。

荷兰菊

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性强,在我国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性强。也耐于炎热,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腐叶土。花期8-10月。

荷兰菊为头状花序,密生,花期8-9月份,花色有蓝、紫、红、白等。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播种4月春播,播后12—14天发芽。

在栽培中应注意:

1. 适时修剪和摘心。荷兰菊是耐修剪植物,通过摘心和修剪可促使花朵繁密。

2. 施肥和浇水。栽种前应施足基肥,生长期每2周追施1次稀薄饼肥,促使生长旺盛。同时酌情浇水,天旱时要及时浇水。

3. 在栽培中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喷施药剂。荷兰菊一般易感染白粉病,种植时不宜过密,注意控制湿度和通风,一旦发现染病要及时喷施药剂。

种植草花的注意事项

1、土壤

草本花卉对土壤的要求相对不高,有些草本花卉几乎不择土壤。通常种植草本花卉的土壤要求疏松肥沃,保水性和透水性好,团粒结构优良,而腐殖质含量高。使用配方土壤效果会更好,配方土壤一般采用田园土加腐殖土、草碳土和腐熟厩肥。这种混合配方土疏松透气,保水保温,而且肥沃,非常适合草花的种植。种植前,耙细整平,浇水灌透,再适时下种。

土质:小区花坛挖来的土可以使用,这些土往往都比较板硬,需要施肥或者参杂些土质松散的营养土改良一下土质。

施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施肥,土质养分丰富的话完全不用施肥,施肥的话量不要用多了,肥料和1/3土搅拌放在花盆底部,上面再填入无肥料的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种子和肥料隔离开,不容易烧苗。

2、播种:

播前先浇透地水,再均匀撒种,播后要用细沙土覆盖,覆盖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1.5倍, 过薄种子戴帽出土,生长不良,过厚又不易出芽。种子发芽生长的很佳温度为 10-26摄氏度,注意保温保湿。

3、管理:

草花小苗长到三片真叶时,就要进行移栽,如果上盆定植要浇透缓苗水,移栽姓朱距通常为20*20厘米左右,栽后也要浇透缓苗水,缓苗后腰遵循逢干浇湿的原则,干透在浇透,花苗长到育蕾阶段,要适当使用肥料,应边施肥边浇水,使肥随水走。

去外地引进新品种进行养殖,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我们在别人的地方引进鸡苗,大家要挑选大厂的鸡苗,质量和信誉都有保障。千万不要贪便宜地吸引劣质小鸡造成损失,鸡肉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消费市场的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只适合不合适的。在运输鸡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运送外壳通常在外壳出来前48小时运送是很安全的。因为这个时期小鸡体内有完全消化吸收的卵黄囊。因为这可以作为他的营养来源。冬天和早春运输应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运输,夏天运输应选择日出前或日落后。

装小工具很好用小鸡盒。每箱100只,冬天和早春运输要携带防寒用具。小鸡在运输途中应防止缺氧或寒冷冻死,防止感冒腹泻,夏季运输应预防痛风和中暑,中午温度高时运输。运输途中,每1-2个小时工作人员就要检查一次鸡苗。确保鸡苗安全到家。

种业是农业的“筹码”,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命脉,只有确保种业安全,我国的粮食安全基础才能稳固。我国实施“粮食藏于技能”战略,很重要的是掌握育种的主动权。我国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种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猪和牛等牲畜和牲畜的核心来源立足国内得到保障,白牛肉鸡等个别来源收入比较大,但国内品种可以替代。

我国需要进口的种子有哪些?我国约5%的种子需要从国外直接引进,主要是牲畜、蔬菜和水果。粮食包括水稻和小麦,基本上完全自主创新。在可以自主创新的领域,还需要从国外引进一些来源。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种质资源调查行动、牲畜遗传资源调查和材料收集,结构性地收集了大量新资源,全国52万份作物资源、560个牲畜地方品种、90多万份遗传物质、10万份农业微生物资源,均处于世界前列。

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是种业创新的突出短板,资源消亡风险增加、精密鉴定不足、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我国地域很广,种子资源很丰富,包括种植植物、牲畜等。但是另一方面,长期缺乏重视,对自己的来源不太了解。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来源繁育种子不是很好。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核心是掌握自己的来源,利用自己的来源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从业转型。核心是从原种到生产用种,从头到尾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养叶艺兰草花要注意那些

叶艺是国兰艺术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支流,它以变化多、审美对象更复杂(现代已把叶艺和花艺结合起来,追求花叶双全,从而大大拓展了兰花的欣赏视角)、栽培技术要求更高为特点,引起了广大兰艺爱好者的关注。在叶艺栽培实践中,有二个问题是很多兰友所关注的:一是叶艺究竟是否可以施氮肥,或者对健壮且艺相较稳定的苗是否可以适度施氮肥,以进一步促进兰苗的壮大和提高抗性;二是叶艺苗出青芽究竟要除芽还是留着任其生长变化。

1.首先要明确叶艺兰栽培的目标或落脚点。叶艺作为国兰艺术发展的一个崭新方向,它的审美观和趣味中心与传统花艺有着很大的区别,严格意义上讲叶艺是以叶的色彩对比和变化为审美对象,花艺则以花的香和型为趣味中心,色处于从属地位。由于叶艺与花的性状在细胞遗传基因的稳定性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远比后者稳定性差,所以叶艺更富于变化,与后天的环境有紧密的关系,即后天因素对叶艺的作用远比花艺大,甚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叶艺栽培的目标应是:提供叶艺艺相稳定或促其向预定方向发展的栽培环境。落脚点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即使今后的叶艺更漂亮,艺相更高,至少要达到保持现有的艺相。如这个栽培目标能确立,则不难看出,叶艺栽培不能以兰草现在的艺态作为依据,艺好就认为必定成高品位的艺兰,可以高枕而卧放纵管理了,其实叶艺兰的栽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保艺促艺过程,可以说叶艺除了边艺(黄、白镶边)外,没有真正绝对稳定的品种的,现在艺相好,不一定今后每年都好,它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这也正是叶艺富于挑战性的艺术魅力所在。所以认为艺好可以适当施氮肥以促进兰草的生长,艺差才要严格禁止不施氮肥的观点我个人认为是危险的做法。之所以这样说,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应正确认定氮肥对叶艺的影响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早证明,氮是合成绿叶素的主要成份,氮含量高的植物叶色会变得浓绿。我在叶艺实践中也做过一次对比试验,用同种先明后不暗的斑缟艺分二盆,一盆严格不施氮肥,一盆按花艺的栽培模式管理(生长期叶面喷0.1%尿素和磷二钾),光线条件一样。第二年,不施氮肥的出艺稳定,而另一盆就模糊了,并且越到后来绿叶素越多,再次年,后者完全返青。现在还在试验中,看返青后究竟能否恢复叶艺?多久开始恢复?能恢复到怎么样的程度?所以氮肥对叶艺的影响可以肯定总体是负面的。当然提出适度施氮肥在健壮稳定的叶艺苗上,从辩证的角度也是有道理的,那是是基于维持兰草正常生理对氮元素需求的角度说的,以在保持艺相的前提下促使兰苗更健壮。然而这毕竟是从理论的角度看的,在实践中究竟怎么样的“适度”才适当和怎么样实现这个“适度”实在很困难。反而作为一个艺兰的观点存在,在观念上很易对兰友尤其是初学者误导,认为叶艺可以施氮肥,就放心去施,再加浓度上的偏差、肥源肥性的差异,初学者一不小心就倒艺。既然叶艺追求的目标是叶上的绿叶素缺损造成的色彩,而这个色彩的显性性状又是很富于变化甚至不稳定的,所以如现状好就去施氮,就为下代艺相的变坏提供了机率,这就与我们叶艺栽培的目标――“着眼未来更好的叶艺”相违背了。因此就是要为使健壮且艺佳的苗提供适度的氮肥,很好也还是通过栽培介质所含的氮元素来提供如采取勤换介质的方法为稳妥,而应严格避免使用速效的化学氮剂直接施肥。

2.关于出青芽的处理。叶艺出青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刚下山的期待品,由于环境剧烈变迁,出青率更高。对它的处理,我实践的感受是:总的及时分离青芽是原则。但具体必需视兰草的情况。

下面以先明艺为例:

(1) 父代是壮苗的,出芽全青,只要六月底前,毫不留情地去掉,以促使再发芽。一般如是偏缟艺,青芽往往出在青的一侧,而有缟的一侧进艺可能性很大。所以我在实践中一般对叶艺的出芽特别注意跟踪观察,在青的一侧的芽出来后,只要长到有1cm高度还看不出艺,即摘去。如同时有二个芽,则摘青侧留有艺侧。如是中透、图斑缟、虎斑、蛇皮等没有纵向艺向差异的艺类,除芽后第二次再出青芽,就基本可以认定此期待品种艺相稳定性差,品质就低了。一般再观察二年,无进艺趋势就可以淘汰了。

(2) 父代弱苗,由于考虑保种的问题,就要谨慎,一般只能让青芽长成苗,尽量保护父代草不回掉,到11月或次年二月底三月初马上分离,分别栽培。我今年有一个中缟品种,去年春天下山,每芽只有3叶的二苗龙根苗,当年出一芽,全青。我不敢动它,尽力保护老草不回,新芽成苗,今年二月翻盆分离,现在老草出了一苗4叶的中草,居然进艺成很亮丽的中透高艺,而青芽出来的仍是青叶。由此可见,栽培叶艺,应以保持艺相的稳定和发展为*一要,即使要复壮兰苗也必需在保持艺相的前提下出进行。不能通过先让苗返青,以提高成活率(返青后肯定能大大提高抗性,生长也会加快),再期望青叶品种复艺,这样既浪费宝贵的时间,又很难保证青叶品种能否再重现原来的艺相。风险很大。当然叶艺目前是兰艺中很高的技艺,本身风险性比花艺大得多。我真心忠告新涉兰艺的朋友,很好先别急于实践很高品质的叶艺品种,而老老实实地打好花艺栽培基础,等花艺得心应手时,玩叶艺自然水到渠成了。否则十有八九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种植业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

种植业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

(一)土地合法性评估

(二)土地使用历史的评估

(三)土壤类型的评估

(四)基地用水的评估

(五)引进新的农作物项目或品种时的风险评估

良好农业规范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识别、评价和控制农产品生产的安全危害。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特点,对作物管理、土壤肥力保持、田间操作、植物保护控制等提出要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针对不同畜禽的生产方式和特点,对畜禽品种、饲料和饮水的供应、场内的设施设备、畜禽的健康、药物的合理使用、养殖方式、畜禽的公路运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记录和追溯等提出了要求。

下面以植物性农产品种植过程为例,对其重点过程提出风险评估的思路。

新的种植基地在使用前,应就农作物生产适宜性、产品安全、种植管理人员健康和环境适应性等进行风险评估。评估过程从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地下水质和水位,水源的持续供给,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严重程度、发生概率、控制可能性和可行性、控制措施、控制效果分析等,很终形成评估的结论。

(一).合法性评估

评估确认使用该土地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限,具有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合同、租赁协议等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建立的基地符合政府的规划和*的政策,例如草原地开发为种植地应评估是否可能造成土地的沙化或荒漠化,是否遵循了退耕还湖、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产业政策。

(二).土地使用历史的评估

对土地以前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以预测其种植适宜的农作物种类、潜在的风险、预期的控制重点环节等。对土地使用历史的评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以前种植的农作物。例如以前长期种植某一种农作物,则考虑再种植该作物时,是否会产生重茬病的问题;种植棉花过程中除草剂的用量很大, 这对以后种植其它农作物是否有长期的影响。

2.工业、采矿或军事用途。例如曾作为工业用仓贮地、考虑贮存的物质种类;开采过的油井、矿,可能残存的污染物;曾用作停车场, 可能的汽油污染等。

3.垃圾掩埋用地。垃圾形成的基质可能会污染以后种植的农作物;基地有可能突然沉陷,危及地上的工作人员。

4.自然植被。需要评估对自然植被的影响,不能破坏保护范围内的植物种群或珍稀动物栖息地、食物链。

5.可能潜藏病虫害和杂草危害。特别应关注检疫病虫草害、相关的病虫寄主。例如基地周边的刺槐,会加重种植梨树炭疽病的发生,柏树会加重梨树锈病的发生。

6.可能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危害。分析土地使用历史,是否会产生重金属和六六六、DDT等农药残留危害。

(三).土壤类型的评估

应对计划种植农作物的土壤结构适宜性、水土流失的结构可靠性和对计划种植农作物的化学适宜性等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土壤性质:土壤的酸碱度、质地、透气持水性直接影响着植物的适宜性。如地下水位高不适应桃树生长发育;适宜的盐碱度利于水稻种植;沙壤土适宜种植花生作物等。

2.土壤侵蚀:研究评估是否可能发生地表土的不均匀流失, 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土地和水的下游;种植某种作物是否会造成土壤的进一步贫瘠或土壤构成恶化(如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

3.地形地貌: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评估确定的种植方式适宜性。如山区或丘陵地区可采用“果树—茶叶—一年生作物—家禽”的立体种养模式;种植采用联结作垄、等高种植等。

4.排水方式:评估土地抵御洪水和/或侵蚀的可靠性,既考虑充分利用雨水,又要考虑可能的洪水对基地的淹没或冲刷。

5.构造和斜度:土壤的构造和斜度影响土壤抵御侵蚀性能,应加以评估,尽量考虑植被和田地加固。

6.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评估土地的规模、道路、坡度等因素对机械操作适宜性和人员安全的影响,如进行收获农作物的运输时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7.风蚀:过大的风速、沙尘会造成农作物生长和减产,应对土地的风蚀情况进行评估。

8.根据对土壤的监测、抽样和检测,评估土壤环境质量是否符合GB 15618标准。

(四).基地用水的评估

对基地计划用水的水质、适宜性、供应的可靠性、取水量、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评估。

1.水质:对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进行理化和微生物分析,判定其是否符合GB 5084的规定。检测分析的实验室应符合GB/T 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得到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

2.有效性:全年各季节,水源充足。对因季节变化,水流、水质变化较大的地域应进行及时跟踪检测,重点对作物的生长季节进行评估分析。

3.取水的权力 :是否获得使用水资源的许可。对水资源的使用,一方面,确保农作物的需水量,另一方面考虑可持续的水源和使用量。在确认可使用的水源和使用量的前提下,采用节水措施来确保农作物的需水量。评估时还需考虑同一地域的水资源其它用户的用水权力,如当地法规或传统有时会准许其它有用水需求的用户优先使用农业用水。考虑取水对环境的影响,对水源的合法的使用是否会对依靠此水源生存的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

(五)、引进新的农作物项目或品种时的风险评估

在新基地或现有的土地上,对引进新的农作物项目或品种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考虑场所的适应性、合法性、种植养殖历史,并评估其对周边邻近畜禽、农作物、环境的影响。 根据上述思路进行分析评估过程中,应结合未来基地使用过程中的农作因素综合进行分析和评估。一方面是种植基地的内部因素,影响种植基地风险评估的内部因素包括由于农业机械运作而产生的灰尘、烟雾和噪音问题;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运输和施用流失对下游区域的可能污染;喷撒物的漂流;被农作物吸引的昆虫包括对害虫和益虫的影响;基地垃圾的堆放和清理;测土施肥;对基地有效的资源性投入;技术支持等。另一方面是种植基地的外部因素,影响种植基地风险评估的外部因素包括:附近工业或运输设置状况, 如交通繁忙的公路产生的烟尘造成的空气质量不良,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可能不符合GB 3095和GB 9137的规定;来自于上游基地的农业化学品的飘移或流失;来自附近区域的有害昆虫危害;基地周边的治安状况;邻接基地种植养殖及其农事活动影响;通往市场的运输便利性;充足的劳动力保证;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基地的使用年限与基地可持续性投入等。

贵州哪里能治疗癫痫

襄阳癫痫病医院

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口碑怎么样

黑龙江中亚癫痫病医院是公立的吗

哪些疗法治疗癫痫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