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扬州12月5日电 经过23天2100公里的航行寻找,12月2日下午16时,长江江豚生态科考队抵达扬州港,结束了南京至扬州江段的科考工作。至此,长江江豚生态科考队共目视发现江豚142次327头次(注:142次指观测到江豚的次数;327头次指这142次观测到的江豚数量的总和)。
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2号船
南京保护区江段发现江豚23头次
2日,搭载着41名科考队员及十余位媒体记者的两艘科考船驶离南京渔政码头,开启长江下游南京至扬州江段的科考工作。
在前几日武汉至南京江段的考察中,科考队发现,长江江豚基本围绕沙洲分布,如团风县无名沙洲、黄石戴家洲、九江张家洲、安庆铁板洲和鹅毛洲等区域均发现江豚身影,其中,江豚分布密度很高的区域是江西湖口以下的八里江江段。在前一日的南京保护区江段考察中,共发现江豚23头次。
南京至扬州科考航程大约82.8公里,当日两艘科考船共发现江豚2次2头次。对这一结惠济军海医院几甲医院果,担任此次科考任务总指挥的中科院水生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癫痫病有食疗办法吗认为,一切均在意料之中,“在长江自然属性、自然地貌保留较为完好的地方,江豚分布相对较多,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基本上就很难见到江豚的身影了。”
目视观察组科考人员正在搜寻江豚的身影
南京至扬州岸线航运繁忙 江豚数量骤减
南京至扬州岸线航运繁忙是影响江豚数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据科考队统计,11月10日至12月2日,航行中途惠济军海医院挂号预约经科考船的货船达到3556艘,平均每半小时就有近50艘货船经过。频繁地躲避船只会增加江豚自身能量损耗和生存风险,高频噪声环境也会对江豚的生殖和免疫力造成影响。科考船在航行中,需不停避让来往货船,以避免拖拽在科考船尾的声学探测仪器被碰撞。
无人机、声学探测等技术全面监测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
环境考察组科考队员通常在开船前采集水样,以检测长江水质中的氮氧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获得长江江豚生存环境的水质数据。在进入主航道后,科考队则向江中放置声学探测仪器,记录江豚在水下发出的超声波,从而对江豚数量进行粗略估算。
本次科考采用截线抽样目视考察法测算江豚具体数量,对于此方法的科学性,郝玉江介绍,此方法沿用了2006年科考时采用的监测方法。时年,中科院水生所邀请了七国医生参与长江科考,经讨论,截线抽样目视考察法是目前比较适合在长江流域观测江豚的方法,由于科考船每小时15公里的航行速度远高于江豚前行的速度,因此不会造成重复计数。
除此之外,本次科考还采用了无人机技术,通过无人机对沿岸带的沙洲拍照,从而对江豚栖息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水样采集、无人机、声学探测等惠济军海医院几级医院技术的应用,综合调查了江豚自然种群及分布的很新数据,并同步记录洲滩、岸带、航运、水工建设及渔业捕捞情况,对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进行全面监测。